xmiffy001@gmail.com

f_282037_1.jpg 

早在去年秋季,史密森機構與 Harry Winston 一同舉行了一場「Hope Diamond」 設計活動,勝出的設計,在琢磨多時候,終於要在11月 Harry Winston 假紐約舉行盛大的派對活動上,以全新的設計亮相。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jpg 

這個 Harry Winston 眾多珠寶裡最為謎樣的寶石,迄今仍是珠寶世界裡最享負盛名的世界名鑽之一。其為人所口耳相傳的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全世界最大顆的藍寶,更是它彷彿被詛咒的多舛命運。

f_282037_2.jpg 

話說,350多年前法國旅行家 Jean Baptiste Tavernier 因緣際會下買下了這顆重達112又3/16克拉的藍寶,並在1668年間轉賣給路易十四。這顆被路易王朝譽為「法國藍寶石(French Blue)」的寶石,就一直深藏在法國皇室裡被視為寶藏,殊不知就在其進了皇宮後,開始了厄運連連…!當時,路易十四在戴過寶石後不久便身亡,而同樣也戴過這顆鑽石的路易十五情婦杜白禮女爵(Countess DuBarry),亦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慘遭斬首。見證了法國王室的衰敗,1791年,隨著王室的瓦解,這顆藍寶,要讓路易十六給繳交了革命政府,但就在隔年九月一場皇室御寶爭奪戰中,這顆史上最大藍寶神秘地消失了。

幾經轉折後,這顆稀世珍藏在倫敦被發現,但當時它已並被裁切成現在的大小,在轉手落在 Henry Philip Hope 之手後,這顆深邃的藍寶正式被命名為「Hope Diamond」。

Hope 家族在20世紀初將之脫手轉賣,「希望之鑽」最後落在30年代美國名媛Evelyn Walsh McLean 的手上。然而,關於「希望之鑽」的詛咒,又因其家族捲進幾樁不幸的悲劇,又再度流傳開來…。但就像灰姑娘的玻璃鞋般,這珍貴的寶藏在經過多次轉折後,終識得真正的主人。1949年,Harry Winston 先生購入這個有著厄運之說的寶石,深愛珠寶的 Harry Winston 走到哪兒都帶著這顆神秘的藍寶,要人見識她迷人的丰采。沒有帶來任何麻煩與厄運,「希望之鑽」終於一褪其污名、再現其美麗光芒,Harry Winston 先生更在五○年代初展開以希望之鑽為主角的「珠寶宮(Court of Jewels)」全國巡迴展,讓一般人也能欣賞到這顆美鑽。「Hope Diamond」的厄運之說,在 Harry Winston 手中化為傳奇。1958年,Harry Winston 先生將希望之鑽捐贈給史密森博物館供人賞析,也成了最受歡迎得館藏之一,現在,這顆傳奇的名鑽要重新嶄露其璀璨光芒,史密森機構更將拍攝成記錄片,要人們見證這穿越350年的不墜傳奇。」

名鑽小故事

「Hope Diamond」的惡魔版童話真實上演,另一個世界名鑽─Chaumet的「攝政石」訴說的更是血淋淋的貪婪與無助。這顆重達140.50克拉名為「攝政(Regent)」的長角階梯型切割鑽石,在1702年時,由一名奴隸在印度 Golconda 附近所發現,奴隸將之藏在腳踝的繃帶裡,獻給一個水手以換取自由。但,貪婪的水手卻將奴隸殺害,並將鑽石賣給馬德拉斯的英國官員 Thomas Pitt。貪心的 Pitt 試圖將鑽石切割並賣給歐洲皇室,卻因索價過高而遭到拒絕。電影「血鑽石」裡對貪婪的描繪真實上演,而這顆鑽石最後仍由法國皇室所購得,並曾先後由路易十五與路易十六所擁有。和「Hope Diamond」同樣在1792年9月的搶奪中遭竊,「攝政石」在隔年於一根樑柱上被找到的。1803年,Chaumet 的創始人尼鐸曾將這棵鑽石鑲嵌在拿破崙的劍柄上,而這也似乎是這顆璀燦寶石最耀眼的一次曝光。

 【撰文/游雅如 圖片提供/Harry Winston、Chaumet、Cartier、Bulgari、Tiffany】

【完整內容請見《美麗佳人》11月號】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咪寶貝.jpg 

從孩子聒聒落地到成長階段,家長就像剛入伍的大頭兵一樣,每天戰戰兢兢的防禦外來的有毒物入侵,而現代的孩子除了被保護過度之外,身體的免疫力也似乎稍嫌不足。什麼是感染?跟感冒一樣嗎?什麼是病毒?種種的問題都是父母最在意的

何謂傳染?4大病原體?

傳染簡單的來說,就是起先經由一個生物體傳到另一個生物體,而透過這個過程裡的東西稱做為「病原體」。而病原體主要分為4大類: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細菌是屬最早發現的病原體,之後還有病毒,但病毒比細菌還要細小,值得注意的是,病毒需要依附在生物體上,一旦離開了就無法存活,這昰病毒主要的特性。而黴菌也是大家熟知的,在我們的生活周遭裡都會有碰觸到黴菌的機會,但大部分的黴菌在一般人身上無法有效存活,最多會在皮膚上感染(如:香港腳、皮膚病等)因為黴菌無法有效生長或存活,一旦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現,就會立即進行守門員的動作,將黴菌殺掉。而最後一個病原體為寄生蟲,寄生蟲為更成熟的一個蟲體,有些肉眼可以察覺,但現今的公共衛生概念已經推廣成熟,寄生蟲的數量也趨於減少。對初生的嬰兒或是幼兒來說,以上4種病原體家長都應該多加注意與防範,因為初生的嬰兒免疫系統還未達成熟(免疫不全),很容易遭受感染以上的病原體。

細菌篇

細菌 新生兒要小心

 

在初生1個月內的新生兒來說,遭受到細菌感染的機會很高,更可稱做昰危險期。現任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初生1個月內的新生兒很容易從母體感染,或是被周遭親友所傳染,意謂胎兒有可能經過產道時被感染或是孕婦在18小時內早期破水而感染,都可能讓細菌有利來侵犯。下列2個常見的細菌感染,對媽咪及寶貝的健康都不容忽視喔

1. B型鏈球菌 母體傳給胎兒

相信B型鏈球菌是許多人熟知的,黃瑽寧醫師提到,孕婦在接近生產時,醫護人員都會檢驗泌尿道附近是否有B型鏈球菌的帶菌,但B型鏈球菌有可能「和平共處」在媽媽的泌尿道、產道裡,雖然媽媽沒有任何症狀,但卻可能危害到小寶貝。另外則有極少數的新生兒是在子宮內的時候,經由胎盤的血流而遭受到感染。若孕婦本身未驗是否有B型鏈球菌就急產,這時候醫療院所的人員會待胎兒出生後立即給予抗生素的治療,來保護新生兒的健康。若身上已檢驗有B型鏈球菌落的準媽媽,如果接受有效抗生素治療,即可減少新生兒被感染的機會。若檢驗有B型鏈球菌的寶寶,有可能會發生體溫過低或過高、呼吸會比較費力、喝奶量減少、嘔吐、嗜睡或不安等,症狀很多種,而發病的時間點也有可能是早發性感染或是晚發性感染,嚴重時更有可能對初生兒進展到產生呼吸窘迫、肺炎等的臨床表現。黃瑽寧醫師表示,現在的醫療院所有提供自費的B型鏈球菌篩檢,對媽咪和寶貝都有相當重要性的預防力,在產檢期間也可納入考量喔!

淋病 不可不知!

孕婦在產檢期間都會篩檢淋病、披衣菌等相關的檢查,基本上在台灣患有淋病的孕媽咪比例較少,若孕婦患有淋病,胎兒會經由產道而感染,導致相關的結膜炎發生,但目前的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治療效果比較理想,但若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角膜潰瘍等其他情形。本身患有淋病的孕婦,也應事先告知醫師,提供醫師更正確的診療。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咪寶貝.jpg 

一個同時擁有兩個生命的身體會在懷孕期間互相認識、互相接受彼此,而這之間的過程卻並非完全相安無事。由於孕媽咪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因而開始出現了各種不適症狀,當妳了解了不適原因、知道如何紓緩不適,便能更自在地接受這項在懷孕喜悅之

為何孕期易感不適?

當孕媽咪體內存在著新生命,為了適應新生命的需求、提供胎兒更完善的保護並將身體調整成適合生產的狀態,體內荷爾蒙如黃體素、雌激素、泌乳激素…等便開始產生變化,而這些荷爾蒙的變化,就是造成孕媽咪各種不適症狀的主要原因。

黃體素

充足的黃體素是幫助順利受孕的大功臣!為了讓子宮環境穩定且安全,孕媽咪在受孕8~9週之後便開始由胎盤分泌黃體素,目的在於降低子宮收縮的速度,幫助子宮內膜更加穩定,同時降低孕媽咪的免疫反應,讓胎兒不致被母體所排斥。

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確認懷孕與否的重要指標!約自受孕後的10~14天左右,胎盤絨毛膜滋養層細胞開始分泌為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它不僅能增加黃體素與雌激素的生成,同時有助胎盤的形成。不過懷孕初期體內的Hcg濃度會持續攀升,孕媽咪容易因為還沒來得及適應而使得身體出現孕吐、噁心等不適情形。

泌乳激素

身體為了提供胎兒日後所需的營養而由腦下垂體產生了泌乳激素,使得孕媽咪的乳汁分泌增加、乳房脹痛,從外觀來看乳房也會變大一些。

雌激素

隨著孕期時間增加,孕媽咪體內能夠刺激子宮生長並降低自體免疫功能的雌激素也將日漸增加,而主要由卵巢及胎盤所分泌的雌激素一增多,變更能夠保護子宮頸並促進子宮內膜腺體的分泌。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上熬夜,導致體內火氣過大,第2天一張口就發散出難聞的口氣臭味。.jpg 

維持良好人際關係,口氣清新占有重要的一環,口臭問題可小可大,除了病理性口臭必須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平常要怎麼預防生理性的口臭發生,中醫師教你遠離口臭的撇步!

image.jpg 

「你昨天晚上很晚睡?口氣味道不太好!」一位主管在小組會議上,對著旁邊討論事情的員工說出這句話時,當場只見員工一臉尷尬,恨不得有個地洞可以立刻鑽進去。

你害怕自己有口臭卻渾然不覺嗎?通常可以透過親人或好友告知,或是自我檢測法。很多人以為用手掌摀住口鼻,由口中哈氣讓自己聞,就能知道有無口臭,但無法百分百準確,專家建議直接用舌頭舔在手背上,幾秒鐘後口水乾了再去聞,比較有效。

「口腔內本來就有正常的細菌分布,當製造出的酸性物質較多時,口腔就容易散發出異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暨中醫門診中心主治醫師黃伯瑜表示,在酷熱的夏天,口臭的問題會更常見。中醫治病講求「辨證論治」,他說,一般人常用噴噴口氣清香劑或是嚼嚼口香糖,只能算是消除口臭的治標法,唯有找出病因才能治本,進而對症下藥,才不致延誤病情。

口臭 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

口臭會影響人際關係,亦會影響與親密愛人的相處。引發口臭的原因,通常可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兩大類:

1.生理性口臭:

口腔乾燥、唾液少:人在飢餓、話說太多或運動過後,都會使口腔中的唾液流失過多,導致口腔乾燥,容易發出臭氣。夜晚睡覺時,口腔內的唾液量會減少,若臨睡前又沒有認真刷牙,使得大量厭氧菌繁殖,早上起床後的口氣就會很難聞。 老年人機能減退或有些孕婦懷孕期間的唾液量分泌減少,都容易致使口中細菌過度生長,產生口臭的結果。

飲食方面:嗜食辛辣或重口味的食物,如燒烤食物、麻辣鍋等,尤其夏天在冷氣房裡吃麻辣鍋,身體代謝旺盛、燥熱,卻無法從體表發散出來,口腔很容易發炎,產生氣味。 呼吸道問題:口腔上與耳鼻相連,下與食道及氣管相通,鼻部過敏者常在夏天進出冷氣房,引起鼻涕倒流反覆難治,長久鼻涕積聚在鼻腔,就容易有異味。

2.病理性口臭: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263876_1.jpg

現代人越來越忙碌,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人口比例明顯上升,或是雖然回家吃晚餐,早、午餐卻是在外隨便打發。妳或家人也是這樣的外食族嗎?當心外食讓妳老得快……

f_1281411037526.jpg 

不健康的飲食(如高油、高鹽、高糖、低纖維)與外食中的毒素(如防腐劑、人工色素、非法食品添加物、蔬果殘留的農藥、化學肥料……等等,都是外食族比一般人更容易接觸到老化毒素的原因,不想這些毒素讓人老,請開始打造腸道排毒力!本期魅麗雜誌推薦給讀者排毒四招,用最簡單的方法變成清腸美人。

第一招: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對於腸道健康的貢獻是無可取代的,對於排毒作用來說,可以幫助糞便變軟,排便暢通,減低毒素在體內的停留時間,也會吸附毒素,同時更是腸內好好菌的食物,可以促進腸內益菌生長,減少壞菌生長空間。

膳食纖維是幫助體內廢物由腸道排出的重要功臣,分為可溶性與不可溶性纖維兩類,其中可溶性纖維較常被忽略,但卻是幫助排便的重要角色,水溶性纖維中的果膠可以增進糞便體積與含水量,有粘性的海藻、昆布、蘆薈、燕麥、秋葵、蒟蒻、木耳都很豐富,其他包括牛蒡、胡蘿蔔、熟香蕉、南瓜、柑橘類水果、綠花椰菜、甘藍菜、甜菜、地瓜、馬鈴薯、豆類、愛玉、仙草都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可以安排在平日的飲食內容,交替食用。

水果方面可選幫助刺激腸蠕動的奇異果、木瓜;蜜棗、水梨、蘋果有不易吸收的山梨醇,有改善便秘的效果。

第二招:補充鮮活酵素

 

我們的體內超過上萬種的酵素,身體的所有功能都需要酵素來幫助運作,酵素可分為消化酵素與代謝酵素等兩大類,酵素與排廢的關聯在於,人體自身可以製造的酵素量是固定的,當身體再進行消化、吸收、代謝、修復等活動都會消耗酵素,如果其中一樣活動特別需要費力,體內會自動減少提供其他活動的酵素量。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財周刊.jpg 

泌尿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遇到,但在炎熱夏季裡,因為潮濕悶熱之故,感染泌尿道炎的機率無形增多,遵守7大預防保健原則,感染也能不上身。

f_268284_1.jpg 

平常看似簡單的如廁行為,某天一旦感覺不對勁,除了老是跑廁所,要命的是,排尿時有灼熱感或甚至有如刀割,那很可能就是泌尿道受到感染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因為男女天生的生理構造不同,女性又比男性易罹患泌尿道感染。

女性易泌尿道感染

從醫學解剖學來看,男性的尿道長約16公分,加上外有陰莖保護,相對地,女性的尿道較短,僅約4公分,外無屏障保護外,加上尿道口又與陰道及肛門緊鄰不遠,同一區域裡細菌孳生量多,很容易就會發生泌尿道感染。

大部分的泌尿道感染是細菌從體外進入尿道所引起的,通常這些細菌會在陰道口或肛門口繁殖,然後進入尿道,導致尿道炎,詹景全表示,「臨床上最常見女性泌尿道感染,起因來自肛門口的大腸桿菌。」

他說,泌尿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遇到,不過,在炎熱的夏季裡,潮濕炎熱又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導致肛門的大腸桿菌更容易跑到會陰部,細菌大量孳生後,如果私密處的衛生習慣不佳,也可能導致尿道感染或膀胱炎發生。

門診曾有一位女性患者因白帶分泌物過多就醫,結果在服用四環黴素、環孢素或頭孢素等抗生素藥物後,完全不見效果,結果經過尿液的細菌培養後,發現是黴菌引起的發炎現象,是因為陰道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對症下藥之後,發炎情況才獲得改善。

婦女停經後 易得膀胱炎

人體的泌尿系統由兩個腎臟、兩條輸尿管、一個膀胱與尿道所構成,所以如果是尿道炎或膀胱炎,醫學上都統稱為泌尿道發炎。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從腎臟、輸尿管到膀胱一路下來,應該都是無菌狀態,如果細菌從尿道口侵入,未能盡速治療,有可能往上蔓延,由於膀胱是唯一會讓尿液滯留時間較長的地方,經過細菌大量繁殖,膀胱就成為泌尿道中最常受到感染之處。若不慎再往上感染,則有可能導致腎盂腎炎,此時輕敲下後背部兩側會感覺很痛,不過這通常較少發生在泌尿道發炎時引發的感染現象。

一般而言,人體的膀胱內累積的尿液達200C.C.時就會有尿意感,若蓄積至400C.C.時,就非解不可了,如果水分的補充不足,尿道口一帶的細菌量就會快速繁殖,若這段期間身體的免疫力低落,細菌很容易就入侵。加上小便的細菌會附著於膀胱壁上,膀胱不斷受到刺激,就會產生頻尿、排尿困難,排尿時有灼熱感或是尿道被細菌侵蝕的刀割感,嚴重甚至會有血尿,若出現上述症狀時,建議盡快就醫。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財周刊.jpg 

泌尿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遇到,但在炎熱夏季裡,因為潮濕悶熱之故,感染泌尿道炎的機率無形增多,遵守7大預防保健原則,感染也能不上身。

f_268284_1.jpg 

平常看似簡單的如廁行為,某天一旦感覺不對勁,除了老是跑廁所,要命的是,排尿時有灼熱感或甚至有如刀割,那很可能就是泌尿道受到感染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因為男女天生的生理構造不同,女性又比男性易罹患泌尿道感染。

女性易泌尿道感染

從醫學解剖學來看,男性的尿道長約16公分,加上外有陰莖保護,相對地,女性的尿道較短,僅約4公分,外無屏障保護外,加上尿道口又與陰道及肛門緊鄰不遠,同一區域裡細菌孳生量多,很容易就會發生泌尿道感染。

大部分的泌尿道感染是細菌從體外進入尿道所引起的,通常這些細菌會在陰道口或肛門口繁殖,然後進入尿道,導致尿道炎,詹景全表示,「臨床上最常見女性泌尿道感染,起因來自肛門口的大腸桿菌。」

他說,泌尿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遇到,不過,在炎熱的夏季裡,潮濕炎熱又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導致肛門的大腸桿菌更容易跑到會陰部,細菌大量孳生後,如果私密處的衛生習慣不佳,也可能導致尿道感染或膀胱炎發生。

門診曾有一位女性患者因白帶分泌物過多就醫,結果在服用四環黴素、環孢素或頭孢素等抗生素藥物後,完全不見效果,結果經過尿液的細菌培養後,發現是黴菌引起的發炎現象,是因為陰道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對症下藥之後,發炎情況才獲得改善。

婦女停經後 易得膀胱炎

人體的泌尿系統由兩個腎臟、兩條輸尿管、一個膀胱與尿道所構成,所以如果是尿道炎或膀胱炎,醫學上都統稱為泌尿道發炎。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從腎臟、輸尿管到膀胱一路下來,應該都是無菌狀態,如果細菌從尿道口侵入,未能盡速治療,有可能往上蔓延,由於膀胱是唯一會讓尿液滯留時間較長的地方,經過細菌大量繁殖,膀胱就成為泌尿道中最常受到感染之處。若不慎再往上感染,則有可能導致腎盂腎炎,此時輕敲下後背部兩側會感覺很痛,不過這通常較少發生在泌尿道發炎時引發的感染現象。

一般而言,人體的膀胱內累積的尿液達200C.C.時就會有尿意感,若蓄積至400C.C.時,就非解不可了,如果水分的補充不足,尿道口一帶的細菌量就會快速繁殖,若這段期間身體的免疫力低落,細菌很容易就入侵。加上小便的細菌會附著於膀胱壁上,膀胱不斷受到刺激,就會產生頻尿、排尿困難,排尿時有灼熱感或是尿道被細菌侵蝕的刀割感,嚴重甚至會有血尿,若出現上述症狀時,建議盡快就醫。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春月刊.jpg 

目前醫學研究已經陸續證實各大癌症的發生,的確跟飲食及烹調習慣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想預防癌症上身,一定要從日常飲食做起。

f_268689_1.jpg 

癌症連續27年蟬連國人10大死因之首,每人莫不聞癌色變,雖然截至目前為止,大部分癌症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但也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癌症的發生與個人飲食及不當的生活習慣包括抽菸、過度勞累及緊張壓力等因素有關,在飲食方面,調整一些食物是可以預防癌症發生的。

隨著高齡化及飲食西化的改變,國人罹癌人數不斷上升,根據衛生署最新癌症報告,平均每6分56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癌症,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是大腸直腸癌,1年約有1萬人左右,近2年蟬連第1。

 

國人發生率最高的前7大癌症,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的發生,與飲食及烹調習慣都有一些直接或間接的關連性。

 

第1名 大腸癌:油炸、燒烤物易致癌

 

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跟飲食有相當的關係,目前文獻已知紅肉中含有左旋苯丙胺酸及肌胺酸,經過油炸或是燒烤後,所產生的致癌物質異環胺,會導致大腸直腸癌,不僅如此,由於紅肉的纖維質很低,如果沒有搭配高纖維食物,很容易引起便祕,便祕會影響膽汁及膽酸的中和,使得大腸上皮細胞受到刺激,因而癌化。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春月刊.jpg 

刮痧是透過對身體體表經絡的刺激,來調整身體的氣血,可把身體的邪氣,甚至一些不利於身體的東西排除。

圖片提供/常春月刊.jpg 

遠在清朝時期,邵新甫就曾於《臨證指南醫案》中明確指出:「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如粟。」也就是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反映在皮膚表面上,出現紅點如粟的疹點。這種現象也稱作「痧脹」和「痧氣」,這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病症,而是屬於一種毒性反應的臨床綜合症。

 

古人認為,風、濕、火之氣相搏而為病,而天有八風之邪,地有濕熱之氣,人則有飢飽勞逸。通常在夏秋之際,風、濕、熱三氣盛,以致體內的氣為之失調,容易使人引發「痧症」。痧症是一種氣的失調,就是瘀積於體表或是經絡內的有毒物質。實際上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會發生「痧症」,不過通常還是以夏秋之際最為常見。

 

讓體內的氣更通暢

 

中國醫學有許多流傳千年的民俗自療法,刮痧就是其中一種廣為民間應用的非藥物療法的生活醫學,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復健醫學」的一種方式。中醫強調的是一種「氣」的醫學,肉眼雖看不見,但卻具有功能在體內運作。依中醫理論而言,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身體的各個器官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且具備自控調節的系統。而我們的皮膚更在身體自控調節系統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那是因為人體透過皮表對外接受信息,同時對內傳達命令,由此內外互通的連繫,於是才能產生自我調節的效應。

 

基本上,「刮痧」是由推拿、針灸、拔罐、放血等傳統中醫療法所演變而來,所以「刮痧」在某個程度上,跟經絡有相當關係,刮痧的作用機轉就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並透過皮膚表面加以刺激來達到效果。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現在吃進口中的東西,決定十年後的妳!
妳或許認為,就算少吃一餐飯、少睡幾個小時,都不會對皮膚或是身材帶來影響。年輕的時候,DNA的狀況較好,自我修復的速度很快,所以不管再怎麼累,都不會覺得身體產生了什麼不良後果,可是,問題在十年、二十年後,就算外表看不出來,在體內看不見的地方,細胞卻已經受損了。直到某天,這些影響就會像突然滿出杯子的水一般。假使妳現在還是只吃速食,不只會容易變胖,還會導致最恐怖的問題產生,大家對膽固醇的印象或許都不好,但是實際上,膽固醇會製造含有女性荷爾蒙的激素,而且膽固醇是從油脂中製造出來的,所以飽含對身體有害的反式脂肪的垃圾食物,會對荷爾蒙平衡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攝取好的油脂對美容和健康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只要從現在開始改變飲食習慣,結果就會表現在身體上,未經過加工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和蔬菜、好的油脂、蛋白質──只要持之以恆地攝取這些基本食物,身體就會常年青春美麗了。無論好的東西還是壞的東西,只要一從嘴巴進入體內,其結果就會慢慢地顯示出來。

世界美女早就不吃白色的東西了
環球小姐世界大賽中,派對場合多為自助餐的形式,大家應該很想知道各國佳麗都吃些什麼吧?當我一一確認過她們的盤中物之後,心想:果然如此,她們已經不再吃白色的東西了。

所謂「白色的東西」,就是白米和白麵包等精製的穀類和白砂糖。世界美女所選擇的米飯類是玄米和雜糧米,麵包類則是使用全麥和裸麥製成的咖啡色麵包,糖類為黑糖或蜂蜜。她們這麼選擇的原因,當然是為了美容。精製的食品除去了植物纖維和營養素,會讓血糖升高,如果血糖突然升高,也會突然下降,這種變動會調快引起肥胖、皺紋、黑斑等老化現象的體內時鐘。或許大家只是直覺選擇了雜糧米,但這是未來抗老化的重要食材,請大家務必銘記在心,咖啡色的東西,就是美容食物中的代表。

不過,大家一定會碰到只能吃白色榖類的狀況,像是外食的時候,就請大家多下一點功夫,如果可以搭配植物纖維豐富的蔬菜和醋一起吃,就能防止血糖急遽升高。

bee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